中华物流网(zhwlw.com.cn)1月21日消息
南方网讯 作为张骞后人的张长德传承了张骞勇于开拓的遗风,在领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格局,他创立的鑫亚集团短短的八年时间已经成为了全球E站式供应链领航者,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行即”、“第七方”、“全球金融网”、“的幸福——零库存管理”等概念,在行业率先传播开来,引起极大反响。 张长德既是一个企业家,也是一个行者。从做公司出身到现在身为拥有国内外八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老总,张长德经历了企业到文化的蜕变。通过对张长德的专访,让记者感受到一个人对中国的产业独到的见解。 衣食住行,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而不变的四大需求,在张长德的生命中,“行”是其一生不变的追求。“行即”,张长德如是说:“世界万物都在’行’,距离上的行走,思想上的传播,物质的搬运,信息的传递,金钱的流转,皆为行”。在张长德20年创业生涯中,他从起家,深刻体味了中国产业中的五味杂陈,也在其中慢慢领悟了“行”的概念,从而创建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走向世界的“行”文化。 如何让中国的“行”之有效,张长德认为:行者,德为先。企业从原始积累,到成长发展,其中经历了种种生存的残酷。但从战马铜车到汽车飞机经历了几千年,为何今天中国的却不能赶超几百年历史的美国?因为现在中国的产业,不能做到“德为先”,不能德行一致。而这个德,具体来说,就是信用。比如说,一个货主缺少信用,司机可能拉的是一批危险违禁物品,而一个司机缺少信用,货主的东西可能不知所终。因此,在当今诚信交易的时代,信用是人必须具备品质,信用体系和信用监管部门是产业不可缺少的前提,而张长德,正是作为“以德先行”帮助产业建立信用体系的先驱。这个体系,张长德相信它是能帮助1600万司机创造就业机会、创造出中国的“乔布斯”的最佳孵化器。 访谈中,张长德妙趣横生。“银行,是银‘行’,是财富在行走”“嫦娥奔月,是古人之梦,而今天人类已行至此。”“每个人都是搬运工,搬运他的身体、思想、东西、技术。”“一元生二极。在领域,二极指的是需要搬东西的司机和需要被搬东西的货主”。张长德在谈话过程中体现出对中国易经等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也坚信文化的根基是在中国,而非西方。因此,张长德将市场进行细分,提出了第七方的感念。 第七方,从总体上说,是在“行”文化的基础上,提出第七方理念,是以整合思想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五流合一为核心的理念,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打造第七方信息平台,为行业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将实体经济中的供方、需方、第三方与虚拟经济中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节点,实现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行双轨制经济体,成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调节器,打通与金融的鸿沟,形成新模式。 “第七方,它的目的简单就是:”张长德说:“1、对司机:降低成本,提高收入;2、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值;3、对政府: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税收和管理效应;4、对国家:通过平台以物易物,去货币化,让中国企业摆脱国际货币困扰,走向世界。”通过第七方理念打造的,即是“金融网”。金融网,是张长德在“行”文化的指导下建立的企业级平台,是互联网、物联网、金融网三位一体的聚合体。在这个平台里,需求方和供给方是平台的支点,GPS、条形码、RFID、信用卡、通信技术是科技的杠杆,张长德相信通过这个支点和杠杆能撬动地球。这个平台贯穿着信用体系来维持正常的运转,这就是“德”的集中体现。我们不妨简单模拟一下平台里一个实例:司机从广州拉了一车货去北京,在北京卸货后,平台通过RFID技术扫描到司机的具体地点,然后通过平台将其附近另一个具备优秀信用的货主需要送货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给他,司机再次装货后,去最近的一家油站直接加上早期信用卡已购买的油……。整个过程,以货易货,尽量避免货币交易。而之所以彼此信任,是因为彼此的“信用”。 张长德对自己的“金融网”信心满满,因为这个平台不仅具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质,也获得了金融行业乃至政府的支持,通过整合上下游的人、产品、服务形成完善的O2O、B2C交易体系。更重要的是,张长德认为通过建立信用体系让整个中国行业逐步“德行兼备”,建立良好的交易环境,也通过信息科技的手段精简行业的环节,趋零库存,绿色低碳,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收益,让行业里双方也好、多方也罢,都能“共赢”!这是张长德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