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物流网(zhwlw.com.cn)2月9日消息
11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在此背景下,需求延续前期的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进口显著改善。业务表现活跃,行业景气指数维持较高水平。同时,企业经营成本依然较大,中小企业盈利改善尚不明显。
一、需求端延续恢复走势,创新引领作用显现
(一)需求延续平稳增长,增速稳中趋缓
1-11月,全国社会总额288.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两年年均增长6.3%,同比增速、年均增速较1-10月分别回落0.8和0.2个百分点。
从累计看,社会总额与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同步,增速与前期相比有所放缓,可比增长年内首次回落至10%以下。从当月看,可比增长在4%左右波动,仍处于较低增长水平。综合来看,11月份受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因素影响,需求恢复面临较多制约,累计增速环比略有放缓。但也要看到,运行总体恢复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增速同比仍提高6.7个百分点,需求恢复的韧性依然较强、潜力较大。
数据来源:中物联、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需求结构调整,进口需求明显改善
工业品需求稳中有升。1-11月,工业品总额同比增长10.1%,比1-10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从当月来看,同比增长3.8%,比上月略有加快。综合来看,随着保供稳价、助企纾困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推进,11月份工业增速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
从工业结构看,11月制造业是引领工业回升的主要动力。制造业增速比上个月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特别是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引同比分别增长15.1%、5.5%,增速较上月分别加快0.4、0.8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增长2.3、2.0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
进口量有所改善。1-11月,进口量同比下降0.2%;当月进口量止跌回升,同比增长8.9%。在工业生产恢复、大宗商品价格趋缓等因素影响下,特别是在煤炭带动下,进口量有所改善。
从不同货类看,大宗商品方面,煤炭进口量显著回升,铁矿砂、原油、大豆等商品依然偏弱。1-11月我国煤及褐煤进口量增长10.6%,11月当月增长超过200%;1-11月铁矿砂进口量累计下降3.2%;原油下降7.3%;大豆下降5.5%。装备制造方面,各主要产品进口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增长19.3%;汽车(包括底盘)增长7.1%。
单位与居民小幅回落。1-11月,单位与居民物品总额同比增长11.4%,两年平均增长12.6%,同比增速、年均增速比1-10月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其中,网络零售虽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也同步有所回落。前11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3.2%,比1-10月回落1.4个百分点。综合来看,11月以来受到疫情散发多发及同期基数等因素影响,与消费相关的单位与居民呈现稳中趋缓的特点。
二、供给适应能力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一)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供给充足
1-11月,业总收入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5.0%,两年平均增长8.2%。市场收入年内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两年年均增长超过8%,业发展的动力活力依然较强,主体活跃度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结构看,领域占比超过6成,相关收入增势良好,同比增长15%,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快递邮政领域收入规模同比增长18.5%,新兴领域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对市场规模恢复贡献更为显著。
(二)供需同步改善,景气指数小幅回升
1-11月,中国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6%,维持较高景气水平。11月当月业景气指数小幅回升,本月主要特点:
一是供需两端均有回升。业务量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指数为56.1%,比上月上升3.4个百分点。显示供需两端活动均有所加快,服务供应能力持续提升,需求增长潜力依然较大。
二是服务价格指数高位趋稳。今年以来,供需总体平稳,服务价格水平位于较高水平。从不同方式来看,沿海市场行情继续向好,综合指数高位上涨;外贸基本平稳,综合指数小幅震荡。1-11月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平均为1288.64点,同比增长27.6%;中国出口运价指数平均为2546.41点,同比增长175.1%。公路市场进一步改善,价格水平升至年内高点。1-11月中国公路运价指数平均100.1%,同比增长1.8%。
(三)企业盈利能力尚处恢复期,成本压力有所增加
重点调查数据显示,1-10月重点企业业务利润增长33.2%,收入利润率4.3%,利润增速、利润率环比前期均略有回落。具体来看,企业经营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重点企业利润总体增长,亏损面持续缩小。1-10月份,超过五成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占55.0%。企业亏损面为23.3%,同比缩小5.9个百分点。多数领域效益状况总体好于疫情前,有近30%的企业利润额增速超过10%。
二是资金使用效率有所提升。10月末,重点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减少14天,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结合上游工业数据,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缩短3.8天,两项数据同步回落显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资金流转效率较前期略有改善,资金使用率有所提高。
三是企业经营成本有所上涨。随着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加之部分领域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企业经营成本压力有所增加。1-10月企业每百元收入中的成本连续两个月上涨,同比增长2%。
四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压力依然较大。1-10月,重点调查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利润额同比增长仅为3%,增速明显低于重点企业平均水平;收入利润率仍低于调查企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1-11月运行总体平稳,需求维持中高速增长,供给维持较高水平,服务价格稳中有升。在此背景下,行业景气水平良好,企业经营活动持续恢复,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结合上下游来看,产业链、资金链运行效率较前期有所改善。从后期走势看,景气指数中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62%较高水平,表明企业对市场恢复信心较强。预计全年需求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社会总额增长在9-10%。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